張口困難
A+醫學百科 >> 張口困難 |
張口困難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癥(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也叫顳下頜關節綜合癥的臨床表現,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此病最為多見。好發于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
目錄 |
張口困難的原因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癥多發于青壯年。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癥的主要特點為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彈響、張口運動障礙等。多數屬關節功能失調、預后良好;但極少數病例也可發生器質性改變。
1.創傷因素很多病員有局部創傷史。如曾承外力撞擊、突咬硬物、張口過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創傷;還有經常咀嚼硬食、夜間磨牙以及單側咀嚼習慣等。這些因素可能引起關節挫傷或勞損,咀嚼肌群功能失調對本癥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
2.咬合因素不少病員有明顯的咬合關系紊亂。如牙尖過高、牙齒過度磨損、磨牙缺失過多、不良的假牙、頜間距離過低等。咬合關系的紊亂,可破壞關節內部結構間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癥的發生。
3.全身及其他因素神經精神因素與本病可有一定關系。如有些病員有情緒急躁、精神緊張、容易激動等情況。此外,有的病員有風濕病史,有的發病與受寒有關。
張口困難的診斷
根據病史,存在上述主要癥狀診斷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并不困難。輔助診斷常用的方法有:①X線平片(關節薛氏位和髁狀突經咽側位),可發現有關節間隙改變和骨質改變,如硬化、骨破壞和增生、囊樣變等。②關節造影(上腔造影因操作容易而多用、下腔造影國內應用較少),可發現關節盤移位、穿孔、關節盤諸附著的改變以及軟骨面的變化。近年來,不少學者應用關節內窺鏡檢查,可發現本病的早期改變,如關節盤和滑膜充血、滲血、粘連以及未分化成熟的軟骨樣組織形成的“關節鼠”等。由于本病有很多類型,治療方法各異。因此,應作出具體類型的診斷。如翼外肌痙攣、可復性關節盤移位或關節盤穿也等。
張口困難的鑒別診斷
由于很多其他疾病也常常出現上述三個主要癥狀,因此必須與以下諸疾病作鑒別:
1.耳源性疾病
外耳道癤和中耳炎癥也常放射到關節區疼痛并影響開口和咀嚼,仔細進行耳科檢查當不難鑒別。
2.莖突過長癥
除了吞咽時咽部疼痛和感覺異常外,常常在開口、咀嚼時可引起髁狀突后區疼痛以及關節后區,耳后區和頸部牽涉痛。X線片檢查,容易確診。
癔病性牙關緊閉如和全身其他肌痙攣或抽搐癥狀伴發,則診斷比較容易。此病多發于女青年,既往有癔病史,有獨特的性格特征,一般在發病有精神因素,然后突然發生開口困難或牙關緊閉。此病用語言暗示或間接暗示(用其他治療法結合語言暗示)常能奏效。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引起的一種以肌陣發性痙攣和緊張性收縮為特征的急性特異性感染。由于初期病癥可表現為開口困難或牙關緊閉而來口腔科就診,應與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作鑒別,以免延誤早期治療的時機。破傷風牙關緊閉一般都有外傷史。痙攣通常從咀嚼肌開始,先是咀嚼肌少許緊張,即病員感到開口受限;繼之出現強直性痙攣呈牙關緊閉;同時還因表情肌的緊縮使面部表情特殊,形成“苦笑”面容并可伴有面肌抽搐。
根據病史,存在上述主要癥狀診斷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并不困難。輔助診斷常用的方法有:①X線平片(關節薛氏位和髁狀突經咽側位),可發現有關節間隙改變和骨質改變,如硬化、骨破壞和增生、囊樣變等。②關節造影(上腔造影因操作容易而多用、下腔造影國內應用較少),可發現關節盤移位、穿孔、關節盤諸附著的改變以及軟骨面的變化。近年來,不少學者應用關節內窺鏡檢查,可發現本病的早期改變,如關節盤和滑膜充血、滲血、粘連以及未分化成熟的軟骨樣組織形成的“關節鼠”等。由于本病有很多類型,治療方法各異。因此,應作出具體類型的診斷。如翼外肌痙攣、可復性關節盤移位或關節盤穿也等。
張口困難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癥自療注意事項:
1.消除一切不利的精神心理因素,如改善神經衰弱癥狀,此病預后良好,要增強信心,并適當用鎮靜安眠藥。
2.避免開口過大造成關節扭傷,如打哈欠.大笑。受寒冷刺激后,防止突然進行咀嚼運動,以免引起肌痙攣.關節韌帶的損傷。糾正不良咀嚼習慣,如單側咀嚼,夜間咬牙。
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征生活注意事項:
(1)飲食原則上不予限制,但應避免咬嚼生冷堅硬的食物。
(2)消除精神緊張的心理狀態,保持精神樂觀、放松、心胸開闊的精神狀態。注意勞逸結合,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3)工作緊張時不要養成咬牙的習慣。
(4)勿大張口,打哈欠時要注意保護下頜關節。
(5)冬季時注意面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時,注意保護下頜關節;其它口腔內治療時,應注意不讓病人長時間地大張口。
參看
|
關于“張口困難”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